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解锁纺织中试创新平台这辆“小黄车”

访客 阅读:15 2024-05-10 12:23:05 评论: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的建设。中试,就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产业化应用的过渡性试验,也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未来我国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的目标,到2025年,中试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5个以上,对制造业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到2027年,中试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纺织行业中试创新开展较早,如今有哪些重要的中试平台在行业创新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纺织中试创新又应该如何发展?以下这几个行业中试平台或许能够提供借鉴。

为工业化量产提供重要支撑

2019年6月,由盛虹集团和东华大学牵头组建的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正式获得国家工信部批复,成为全国第13家、江苏省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也是全国第一家由民营企业牵头组建的国家级创新中心,围绕功能纤维新材料、高端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前沿纤维新材料等方向进行前沿性攻关。目前,该中心已经搭建起以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国家级纺织品检测中心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供给体系。

企业在确定一个产品项目前,需要经过实验室研发、小试、中试、工业化量产几个阶段,“中试”是非常关键的阶段,往往被称为创新的“死亡之谷”。

据悉,创新中心中试基地建设标准高、任务重,仅一期阻燃纤维中试线就安装各类设备1000多台,试验检测设备近百台,完成20多万寸口管道焊接,使用各类型材近1000吨。同时创新中心发挥中试基地装置优势,开发了高粘类聚酯1.3万吨,包括消光高粘、PMT 高粘,丰富了中试基地产品序列;导电纤维、纳米纤维膜产品有望在碳纸、芳纶纸、电磁屏蔽智能织物等方面打开应用;在超临界染色专用油剂助剂、纤维基电解制氢隔膜、气纺纳米纤维典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试基地作为创新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多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投入使用后,将解决创新中心功能纤维、前沿纤维等技术研发、试验中的堵点难点,为推动创新中心的关键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量产提供重要平台支撑。”

东华大学绍兴创新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是东华大学联合柯桥区政府,上海绿丞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创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旨在借助绍兴现代纺织产业的集群优势,帮助东华大学的科技和人才项目在绍兴落地,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进程。

当下,面料的功能性是企业产品开发的重点。东华大学绍兴创新研究院围绕功能纤维,功能材料等功能面料源头,为教师教学成果的市场化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中试平台,有效检验了科研成果迈向工业化生产阶段的可行性。

据悉,东纺院以“新材料”为核心,构建了新材料(功能母粒)平台,纱线面料平台,时尚设计平台,绿色印染四个主要平台。以“新材料”为核心的中试平台是东纺院的重点建设平台之一。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绍兴纺织印染企业的产能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所用材料多进口自台湾,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材料的国产化率相对较低,为改变这一现状,进一步实现产能增长,东华大学的专家院士在新材料领域展开了多项研究,为绍兴当地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的成立,让一套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得到了有力的抓手。去年,在了解到无锡高端纺织行业存在细纱接头技术瓶颈后,无锡市产研院组织实施了环锭纺细纱接头机器人智能系统项目,将智能化创新技术成果运用到产业项目中,大幅提高了产线上的生产效率。

鼓励构建中试服务平台体系

中试平台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方案、提升质量,大幅提高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当前规上工业企业中仅有37.3%开展了研究与试验活动,仍有大量中小企业不够重视中试验证,尚未建设中试能力。已建立的制造业中试平台也不同程度存在职能定位散、服务水平低、发挥作用弱等问题,难以有效满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意见》提出了多种平台建设模式,也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探索新的建设方式和运作机制。

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链中试平台。按照国际经验,龙头企业往往与其供应商围绕产品开展协同设计和试验。当前,制造业产品正朝着复杂化、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面临愈发复杂的服役环境、趋于极端的运行工况,龙头企业具备丰富的资源和应用场景经验,能够把握产品整体功能性能和质量指标要求,也具备调动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实施改进的能力。

布局建设中试公共服务机构。中试平台建设耗费巨大,中小企业建不起、用不上,需要寻求公共服务解决中试问题。国际上,已经涌现出一批仪器设备先进、试验人员专业的公共服务机构和实验室,提供高水平、全链条公共服务。《意见》提出,建设综合性中试公共服务机构,提供跨行业、跨领域的高水平中试服务,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建设专业化中试公共服务机构,完善特殊应用场景下的试验能力和极端环境试验能力,有效满足行业发展及特殊应用场景需求。

强化现有创新和服务平台中试功能。《意见》提出强化现有创新和服务平台中试功能,加强技术研发转化,开放试验能力、试验场地和研究成果。为带动“增量”,《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中试服务网络新机制,支持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中试基础能力扎实的地方,打造辐射范围大、转化能力强、发展机制好的中试中心。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