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杂技表演项目-十大杂技类别-杂技柔术最为常见

访客 阅读:8 2024-04-23 17:50:01 评论:0
中国十大杂技表演项目名单如下:顶功、蹬技、力技、高空节目、耍弄技巧、幻术、驯练和驾驭兽畜、柔术、滑稽/小丑艺术、口技,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杂技表演项目

1.顶功

中国杂技早在汉代就形成以“顶功”为中心的形体技巧,顶功就要求有过硬的腰功、腿功、倒立和跟斗基本功,这种传统一直至今。“顶功”也是杂技艺术的主要特色,这是其他艺术门类无法相比的,人们常说:戏曲的跟头,杂技的大顶。杂技中的好多节目都离不开“顶功”,《顶碗》、《木砖顶》、《椅子顶》、《板凳面》、《柔术》等节目,主要就靠各种“顶功”。

2.蹬技

蹬技多数是女演员表演,演员躺在特制的方台上,以双足来蹬,至于所蹬物体,几乎包罗万象,从绍兴酒罐、彩缸、瓦钟到桌子、梯子、木柱、木板和喧腾带响的锣鼓等等,轻至绢制的花伞,重到100多斤重的大活人。过去蹬技以重为胜,近世发展轻重并举,轻薄如纸的花伞、彩毯,演员亦能蹬得飘逸非凡,表演蹬伞是一门技术活,不仅要掌握力度,还要掌握中心,更重要的是感觉。

3.力技

狭义的力技就是指角力,争交相扑之类以力量较量为主的节目,在中国古代“百戏”中占有重要地位。汉画中常可看到人与人,人与兽,兽与兽之间角抵的图像。百戏表演者中有一类为“象人”,研究者认为就是专业的斗兽士。河南南阳一处出土的汉墓画像石中,就有二十多处“象人斗牛”、“象人斗虎”、“象人斗犀”等图绘。“载竿”节目中同样显示了表演者的力量。

4.高空节目

中国古代文献和文物图像中都有高空节目的记载,像撞技,走索和戏车,皆有高空表演,缘竿之技在汉代很盛行,基本有两种类型:一是在平地表演,一是在车上表演前面“百戏图”中戏车上树立双竿双台,表演的少年演员,正从前撞翻跟斗落到后撞的小台上。今天杂技中仍保留此类技巧,“跟斗过车”就是一种。

5.耍弄技巧

杂技中的耍弄技巧主要是指耍坛子、手抛技、口捻子、飞叉、转碟等一类的耍弄节目,这是杂技表演中充分表现出演员个人能力的项目,表演者需要和道具完美结合,还要掌握平衡和控制重心的技巧。汉代的“跳丸弄剑”、“舞轮”都是经常表演的节目,四川出土的汉画像砖“丸剑乐舞宴饮图”就是很有名的一幅。

6.幻术

幻术指的是一种精神攻击的方法,通过自身强大的精神意念,和一些看来是不经意但却隐秘的动作、声音、图片、药物或物件使对方陷入精神恍惚的状态而在意识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幻觉。中国古代的幻术还有许多,如穿着衣服在火中走;空竿变鱼;隔物透视;意念取物;不畏寒暑;米变金鱼;灯上现龙;烧纸现字;啐扇还原;耳边听字等。

申报地区:北京市,陕西省,河南省

7.驯练和驾驭兽畜

驯练和驾驭兽畜是以“马戏”与“驯兽”节目为主,古代亦有驯鸟及虫蚁之类。杂技艺术的此类节目既反映了这个现实的发展,亦表现人的超越意识,显示人的勇敢、智慧和无限力量。这类节目不只给人以极大的愉快欢乐,而揭示了人类驾驭客观世界的无限潜力,给人以征服自然、万灵之首的精神鼓舞。

8.柔术

柔术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正式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熟于隋代,唐代进入宫廷,汉代百戏曾经一度鼎盛。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正式命名为杂技柔术。柔术,作为杂技家族中一个传统项目,与中国的戏剧艺术一样,门派、品种繁多,民族文化底蕴深厚。

9.滑稽/小丑艺术

滑稽/小丑艺术这是中国杂技艺术极古老的一个门类,早在春秋战国杂技艺术的雏形期即已出现,古代宫廷中的“优”可为杂技艺术中滑稽、小丑讽刺幽默艺术的始祖。中国杂技艺术中的小丑滑稽表演往往需要机智和极高技艺。长人和矮子并不全靠生理的畸形,多是踩着高跷化妆,翻跌滚打,虽是插科打诨,却要极高的功夫。

10.口技

口技是优秀的民间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起源上古时期,人们用于狩猎,模仿动物的声音,来骗取猎物获得食物。据历史文字记载,战国时期《孟尝君夜闯函谷关》的故事中,“鸡鸣狗盗”是最早将口技运用到了军事。到了宋代口技以成为相当成熟的表演艺术,俗称“隔壁戏”。从宋代到民国时期在杭州盛为流行,表演者用口、齿、唇、舌、喉、鼻等发声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如飞禽猛兽,风雨雷电等等。能使听的人达到身临其境。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2011年5月23日,口技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地区:北京市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