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破产会计案例_企业破产的案例分析

akfenrir 阅读:92 2023-03-19 05:55:09 评论:0

企业破产会计案例,亏猫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内容如下:

本文目录一览:

破产会计案例~急急急~80分

北京市工艺美术厂是一家有着4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他们生产的景泰蓝、玉石雕刻、象牙雕刻、花丝镶嵌等多种工艺品独具一格、蜚声中外,曾是北京市的知名企业和创汇大户。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企业却出现了危机,至2001年7月,终以"资不抵债"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申请了破产。 br 工美厂的破产工作前期比较顺利,但到财产变现时尤其是产成品的变现遇到一些困难,一是清算组没有经验;二是数量较多,变现难度大。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清算组知道了企业清算事务所的名字,立即与我们进行了接触,我们通过了解、调查、分析,制定了一个《破产财产变现方案》,并强调三点:一从有利于整个破产进程考虑,采取整体变现方式;二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完全市场化操作,公开公正,不遮遮掩掩;三工美厂破产财产存量价值高,再利用价值低,市场认可值与评估价将有较大差距。清算组对《方案》表示认可,经友好协商,将此项工作正式委托给清算事务所运作。 br 我们接受委托后,在"产权交易信息网"上发布破产财产拍卖信息,并于2002年7月24日在《北京信报》上发布拍卖公告。拍卖信息及公告发布后,先后有七八家企业来洽谈收购事项,为此北京市企业清算事务所和中矿拍卖有限公司带领有意向购买客户多次实地勘察了竞买标的,清算组也对拍卖标的进行了详细介绍。但大部分客户看样后只对部分破产财产感兴趣,并不想整体收购。在拍卖通知发出前只有三家竞买方到拍卖公司登记,最终北京世纪捷成经贸有限公司等两家竞买方正式交纳了50万元拍卖定金,取得了竞买资格,在具备了拍卖条件的情况下清算事务所和中矿拍卖有限公司于2002年8月13日在北京产权交易中心交易大厅举行了破产财产整体拍卖会。此次拍卖的标的物为北京市工艺美术厂的全部库存产品,破产财产评估价值为 578万元,拍卖采取减价与增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起拍价为578万元,经过13次降价至375万元仍无人举牌竞价,至此已到清算组设置的保留价,清算组收回拍卖标的。 br 北京市工美厂破产财产拍卖溜拍以后,清算事务所和拍卖公司根据第一次拍卖情况及时进行了总结,仔细分析了溜拍原因,深入研究了破产财产实际市场变现能力,认为拍卖底价定的过高是溜拍的主要

财务报表分析案例的破产预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破产与企业的建立就像人的生出与死亡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对投资者等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方面来讲,准确地判断企业是否面临破产境地,将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财务风险,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 导致企业破产的因素分析

导致企业破产的因素很多,既有企业内部因素,也有企业外部因素。在此主要对导致企业破产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

(一)过份依赖于单一产品或单一的客户,对产品开发,市场走向的调研及市场的开发缺乏进取心。

如果企业长期依赖于单一的产品或单一的客户,则企业会发现,不管以前自己的产品多么有优点,多么有市场,自己与客户间的关系是多么地稳定,但路却越走越难。这是因为,任何产品,均有其自己的生命周期。即使有些产品可在较长时间内有自己的市场,也并不意味着其他竞争对手会坐视某一企业长期占有某一产品的市场而无动于衷。至于客户方面,同样会因为竞争的原因使得自己的传统客户放弃或中断原来的合作关系而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即使企业与客户间的关系能够始终维持,但只要客户的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困难(如资金周转不灵或面临破产等),企业也将因此而受牵连而随即陷入困境。因此,过分依赖单一产品或单一客户的企业,在财务上是危险的,在发展前景上是暗淡的。

(二)企业业务扩张过度,致使发展的后劲不足,已扩张的业务范围也可能因基础不稳定而萎缩,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三)盲目开发风险性较大的业务(如房地产开发业务),但缺乏对这类业务市场趋势的把握,也缺乏有关专业人才,结果将可能使这类业务成为导致企业破产的导火索。

(四)企业内部管理不善,缺乏财务会计控制,缺乏理财专业人员,致使企业在遇到财务困难时,路可能会越走越窄,最终走向破产。

二、 企业破产的预测

我们在前面进行比率分析时已经看到,单个财务比率只能表现其某一方面财务状况,即使将若干个比率联系起来。也不易于用来揭示企业是否面临破产的困境。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为了粉饰其某一方面的财务状况,往往采用一些手段来操纵某些指标,使其具有较好的外在表现。但是,由于会计系统所固有的平衡特性,使得企业对某一方面财务指标的粉饰可能同时与另一些方面财务指标的恶化并存。因此,将多个财务指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则可以消除个别指标在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缺陷。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有关方面尚未规定出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指标,理论界在这方面结合国情的研究尚属空白。从国外的实践上看,应用较多的是比较有影响的综合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Z分数法(Z Score)。

Z分数法是根据统计结果,对于企业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的5个财务指标进行加权平均而成为Z分数,并根据Z分数的高低而综合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方法。Z分数的计算公式是:

Z=1.2R1+1.4R2+3.3R3+0.6R4+1.0R5

其中,

R1为营运资本与总资产比率(即营运资本/总资产);

R2为盈余公积与总资产的比率(即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之和/总资产);

R3为收益与总资产比率(此时的收益为利息与所得税前利润,该比率为税息前利润/总资产);

R4为资本市价总额与长期负债比率(即资本市价总额/长期负债);

R5为销售收入与总资产比率(即销售收入/总资产)。

从国外有关资料看,认为上述5个比率是在预测企业破产方面最为有效的比率,因而可以Z分数为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或是否面临破产的问题作为判断。在Z分数法下,认为Z分数超过3分时,与企业进行正常的经济活动比较安全;当Z分数低于1.8分时,企业级可能面临破产。

下面举例来说明Z分数法的应用。

大环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中与Z分数法有关的内容如下:

资产负债表

1994年12月31日 单位:千元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货币资金 1 600 应付帐款 800

应收帐款 2 000 其他应付款 900

存货 1 400 流动负债合计 1 700

流动资产合计 5 000 长期负债 4 000

固定资产 6 000 负债合计 5 700

股本(每股面值1元) 4 000

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 1 300

所有者权益合计 5 300

资产总计 11 000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计 11 000

损益表

1994年度 单位:千元

销售收入 2 000

利息和税前利润 300

利息 400

税前利润(亏损) (100)

所得税返还 35

税后损失 65

在资产负债表日(即1994年12月31日),企业发行在外的股票4 000 000股,当日股票市价为每股6元。

则有关计算如下:

R1=营运资本/总资产=(5 000-1 700)/11 000=0.30

R2= 盈余公积/总资产=1 300/11 000=0.1182

R3=税息前利润/总资产=300/11 000=0.0273

R4=股本市价/长期借款=(4 000×6)/4 000=6.000

R5=销售收入/总资产=2 000/11 000=0.1818

Z=1.2R1+1.4R2+3.3R3+0.6R4+1.0R5=4.3974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公司的Z分数远远高于3分,说明与企业进行正常的经济活动较为安全,短时间内公司不会面临破产问题。

应该指出,Z分数法只是一种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对Z分数构成的分析,我们看到,除R4外,其余4个指标均用总资产作为分母。然而,总资产的价值较多地取决于企业的会计政策。因此,企业间各比率的计算与比较应尽量剔除会计政策差异的影响。此外,经济生活中的企业破产往往与某一特定地区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关,而Z分数法则较少考虑或没有体现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量如利息率、失业率等。由此可以想象,包括体现宏观经济环境的变量模型将能提高Z分数的预测适应性。

求会计师事务所倒闭案例

  安达信于2002年倒闭前,是和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德勤比肩的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安达信的倒闭缘起美国另一家巨子企业安然公司的破产案。

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安然公司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资产规模曾达1000多亿美元,连续多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 

然而就在2001年10月16日,安然的命途发生了急遽的转向。当天股市收盘之后,安然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其中有一项是公司一次性冲销了高达逾10亿美元的税后投资坏账,这笔巨额坏账是在安然和两家关联公司的交易中形成的。诡异的是,这两家公司都由安然首席财务官法斯特管理。

证券分析师们当天就此质询安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则第二天就进入对安然的调查。安然的内部交易和财务造假黑幕就此揭开――此前的3年中,安然虚增盈利5亿多美元,少列债务6亿多美元,虚增股东权益则达数十亿美元。一个多月,安然股价从近40美元自由落体式地跌到4美元。11月底,安然申请破产保护。

而在调查安然的同时,美国监管部门的司法利剑也指向了安达信。安达信自安然公司1985年成立伊始就为它做审计,安然一半的董事与安达信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甚至首席会计师和财务总监都来自安达信。从安然案爆发的半个月时间,安达信竟销毁了数千页安然公司的文件,直到11月8日收到美国证交委的传票后才停止销毁文件。

2002年3月,美国司法部以妨碍司法公正对安达信提起刑事诉讼,理由是该公司在安然丑闻事发后毁掉了相关文件和电脑记录,从而开创了美国历史上第一起大型会计行受到刑事调查的案例。同年6月,安达信被美国法院认定犯有阻碍政府调查安然破产案的罪行。安达信就此宣告倒闭,正式遁迹于其从事了近90年的会计审计业。

帮忙对破产法案例分析

呵呵,这是学校给出的案例分析吧。

第一个问题 管辖:破产案件有两种模式:1,债务人住所地法院管辖 2,企业等级管理机关的级别确定

第二个问题 设备的套现价值享有别处权优先受偿,余下的700万作为普通债权申报后受偿。

第三个问题 法院受理该企业的破产申请后,甲与其的诉讼应当中止。

第四个问题 能参加,能申报

第五个问题 破产申请书:1 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2 申请目的;

3 申请的事实及理由;

4 法院认为应当载明的其他事由。

如果是斯凯布鲁服饰公司提出的话,还应当向法院提交其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职工安置预案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第六个问题 破产费用含: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管理、变价、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

第七个问题 如果宏伟机械在破产受理前对债务人负有债务的话,可向管理人主张抵销权。

我想找一些企业破产的例子~

这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国企的破产重组案例:矿藏挖尽、企业停产、职工下岗,河北省财政拨付数千万元的破产经费和上千万元的救助款,并划拨3个新矿作为职工再就业项目、找到多家愿意参与破产重组的企业……

而河北省政府做出的一个被各方看好的破产重组方案,却在此后的4年多时间里进展并不顺利,更未落实,甚至“职工集体阻止企业宣布进入破产程序”。

在这些资料和现象背后,反映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谁来主导破产重组——是地方政府“拉郎配”,还是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自己做主选择重组对象?

涞铜的破产重组历经4年多,仍未结束。

迟来的破产宣告

8月10日上午9时30分,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从即日起,河北省涞源铜矿(以下简称涞铜)进入破产程序。

这个破产程序的启动,从2002年底提出,到正式宣布已历时4年半。

“对于铜矿的近2000名职工来说,这意味着终于放弃了对启动破产程序的抵制。”涞源铜矿的某职工对记者说。

他所说的“放弃抵制”,是指近几年来,为了落实河北省政府拨给他们的再就业项目和职代会多次通过的重组计划,涞铜职工曾先后13次上访(据说还有许多次上访被矿领导说服劝阻),集体阻止破产程序的启动。

在法院宣布涞铜破产的当天,记者见到了涞源铜矿矿长付存利,“我们已经坚持到极限了。”他说。

而更多的职工表现的是无奈:“到目前为止,省里划拨的再就业资源项目迟迟落不了地,企业重组依然是画饼充饥。4年多了,我们每月拿100块钱的基本生活费,这种条件下还让我们保持冷静、耐心等待。说真话,保持稳定真的很难!”

据了解,2002年涞铜因铜矿资源全部开采完毕,企业被迫停产、职工全员下岗。面对企业是破产后消亡还是破产后改制重生、职工是下岗自谋职业还是重新安排的严峻现实,河北省政府做出了一个大胆、特别的决定:另划拨3个矿给涞铜,作为职工再就业的资源项目,由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负责协调落实,完成涞铜的破产重组;并要求,无论最终采取何种重组形式,前提是必须确保职工利益和生活保障。

但这一在当初被各方认为是最佳方案的破产重组计划,自2002年决定之后,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迟迟未能进入实际操作程序。由此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频频出现:职工多次到县、市、省上访,甚至组织拦火车到北京上访;省财政在2004年为涞铜和当地同时破产的另一家企业—涞源钢铁厂(以下简称涞钢)拨付了一亿元的破产经费……

省里划拨给铜矿的再就业资源项目为何在长达4年多的时间里迟迟未能落实,记者多次尝试采访涞源县有关部门和领导,但直到8月22日,记者才采访到了涞源县某领导(根据其本人意愿,隐去姓名)。

“政府不会把工作放在难上,而会放在快上。”该人士表示,“有关企业改制的政府常务会议近期就会召开,毕竟,涞铜由省属下放到地方以后,这是保定市和涞源县的一件大事。”

不过,对于地方领导的这种表态,涞源铜矿的职工并不以为然:“加快再就业项目落实步伐当然好,但这些年这些话听得太多了。”

“其实,再就业项目之所以迟迟不能落实,是因为各方对破产重组的方案不统一,僵持不下。”某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说。

他介绍说,县政府的破产重组方案是,希望当地一家民营企业收购兼并涞铜,负责安排职工就业;而职工代表大会(下称“职代会”)则有自己的重组计划——由职工共同出资成立一家公司,该公司再与另一家企业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共同经营省政府划拨的职工再就业项目——3个新矿。

就此说法,记者分别向涞源县政府某领导和涞铜矿长付存利求证,前者表示“不太清楚”,后者表示“是谣传”。

不过,对于职工来说,阻止破产程序启动还有更为“朴实”的思维逻辑:如果项目未落实,破产就不能启动。这样自己的国有职工身份就不会改变,国企职工的待遇和福利就可以保留,自己的权益才能得到根本性保障。

“其实我们也清楚,这种消极地阻止企业宣告破产,并不能改变企业早晚要破产的命运,还要让国家为我们花更多的钱。我们也希望尽早结束这种窘困的尴尬局面,早日就业,早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某职工对记者解释说。

破产根源:

资源型企业的宿命

作为原省属国有中型矿山企业,涞铜曾经因为职工工资在当地名列前茅而被涞源人羡慕不已。

涞铜前身是河北省东风冶炼厂,始建于1966年,1972年建成投产,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拥有丰富的技术力量和施工经验的涞源铜矿,其井下作业和竖井施工技术,在全国的矿山企业中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尽管企业在鼎盛时期创造了巨额的社会财富,但在计划经济时代,利税全部上缴国家,企业自身并没有积累。

到了2000年,随着资源逐渐枯竭、矿山服务年限的临近,涞铜的矿石入选品位逐年降低。加上上部资源已经采完,下部残部的开采经过二次提升、三次倒运至地面,矿成本大幅攀升。涞铜从此一蹶不振,转产和扩大再生产更无从谈起。

“同所有独立的矿山企业一样,我们经历了创业、辉煌和衰败的全过程。”铜矿某负责人告诉记者,矿藏开采完毕后,他们也一样不能躲过资源型企业的宿命——停产、关闭、破产。2001年底,全面停产的企业在已经批准下岗的600余名职工的基础上,又为其余的630名职工办理了下岗手续,自此,涞铜职工全员下岗,开始领取下岗生活保证金。停产以后,涞源铜矿职工的情绪陷入了空前的低迷状态,转产、转岗再就业都是无望的选择,不稳定的因素也在增加。

“受企业性质的制约,数十年来,涞铜几千名职工和家属偏安一隅,深山里相对封闭的环境使得他们的就业渠道极其狭窄。”对于企业停产后职工的情绪压力以及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矿长付存利如此分析,“总不能大家都去卖菜吧。”

他还说,从总体上来看,大部分矿工没有其他技术,身体素质因为常年的井下作业也不太好,因此,仅靠短、平、快的打工形式就业,根本无法彻底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更无长远的利益可言。

因此,单纯转岗的思路不适合涞铜这样的资源性国企,绝大多数职工不愿意走这条路。面对停产下岗的困境,企业开始了自救行动。

2002年年初,当时还是省属企业的涞铜经过对周边资源的考察和对企业自身状况的分析,向河北省委、省政府及各有关部门上报了《关于我矿现状及今后出路的报告》、《加速矿产改制步伐确保社会稳定的建议》及《关于敦促落实涞源铜矿破产后职工再就业项目的报告》等,得到了河北省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

令涞源铜矿职工惊喜的是,省政府做出了一个大胆之举——将芦草洼铁矿、唐县马庄铁矿和木吉村铜、钼矿作为职工再就业资源和企业破产后发展的后备资源,一次性划拨给涞铜。

“这对于涞铜的老老少少来讲,绝对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巨大希望。”付存利矿长说,这也让几乎没有其他生存技能的矿工们心里充满了期待,“因为这会让他们不用转岗就上岗。”

但河北省政府的这一大胆创新之举,在此后的具体操作落实中却迟迟未能落地;而本以为已开启了重组大门的涞铜也踏上了长达4年多的破产重组之路。大胆创新的破产重组方案

2002年9月,此时铜矿停产已近10个月,而省政府已经划拨的3个新矿也没有具体落实到涞源铜矿。部分职工开始情绪不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开始露出苗头,发生了多次职工集体上访等行为。为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

为此,河北省政府专门召开省长办公会。会议主题就是针对涞铜和涞钢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从大局着眼,妥善处理。并且要求他们坚持统筹兼顾,瞻前顾后,严守政策的原则,避免连锁反应,不留后遗症,以保证全局的稳定。在此前提下,特殊问题要个案解决……

随后的几年间,类似的省、市、县各级政府的专题会议和批示还有多次,省政府还多次由主管副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讨论、研究企业破产改制等方案,并且相继成立了企业破产改制工作小组等;在2005年,主管副省长还作出了“实现年内完成破产工作目标”的明确要求。

在此期间,为了保证职工利益、稳定职工情绪和维护稳定局面,各级政府还一次次对企业提供财力援助。如省政府曾经为涞铜和涞钢提供了1亿元的破产经费,为解决职工冬季取暖和看病难拨付260万元社会捐助资金,从省长预备金中拿出50万元,用于在岗人员的补贴和企业运转费……

2004年4月,涞铜由省属下放到保定市,各级地方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据付存利矿长介绍,在县级财政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涞源县挤出资金对涞源铜矿进行了危房、生活用水改造以及电力设施维护等,在解决冬季取暖、大病、特病药费等实际问题上更是给予了大力支持。

据介绍,从1998年以来,涞铜获得省、市、县的各种救助款项达798.75万元,其中:省政府拨付549.7万元,县政府拨付249.05万元。

破产已宣告 重组尚艰难

面对各级政府的财力救助和支持,涞铜职工在感激之余,更希望省里划拨的再就业资源项目能够尽快落实,企业实现再生和发展,不再成为政府的负担。

“如果能以民意为基础,以破产为契机,以改制、重组为重点,以维护稳定为前提,依法组建起重组公司及其合作公司,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涞源铜矿一定会被打造成一个集规模、效益、影响力为一体的经济实体,变社会包袱为社会财富!”付存利矿长对重组后的未来充满希望。

但记者在采访涞源县相关领导时,该领导则没有如此乐观:“困难很多。涞钢和涞铜两个企业的债务就是3个多亿,包括职工的拖欠费用、安置补偿、养老保险等,省里只给了1亿,其他2亿的资金缺口,需要多方融资才能解决。”

对于涞铜职工而言,他们的担心更多地似乎不是重组进程的快慢,而是重组的质量与结果。

据了解,与涞铜几乎同时开始破产重组程序的涞钢,早已完成了破产重组,“但重组后的效果并不好,前不久召开的新公司职代会上,就发生了职工与领导冲突,甚至出现大打出手的情景。”涞铜的几个职工对记者说,“我们不想走涞钢的老路子,由政府指派某个企业兼并我们。”

他们还透露说,重组后的涞钢现在可能又要重组了,“惨的是职工,被卖来卖去。”

他们很老到地分析说:“说穿了,有些企业之所以愿意兼并涞铜,是因为看上了省里划给我们的再就业资源项目——3个新矿,他们不会保障职工利益的”,“没有再就业资源项目时,为何没有人愿意兼并我们呢。”

在当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涞铜的职代会已经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愿望选好了重组对象——一家香港公司,职代会成立的公司与该香港公司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其中,前者占股份51%,香港公司占49%。

但与此同时,有多名职工向记者透露说,最近地方政府可能要否决职代会通过的重组决议,“指定一家当地的民营企业,像兼并涞钢那样兼并涞铜”。

不过,此消息被涞铜矿长付存利和其他矿领导否认。“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从政府方面得到类似问题的任何讯息。我们认为纯属子虚乌有,并且我们曾在多次会议上公开避谣。”付存利说。

“我们希望政府尊重职工的选择。地方政府的责任是加快再就业项目的落实步伐,不要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某职工则对政府提出了明确希望。

记者就此传言采访涞源县政府某领导,他表示:不做任何评论。截至发稿,涞铜的破产重组无新的进展消息。但有专家分析说,无论如何,河北省政府当年对涞铜破产所作出的决定都是一种创新:由政府重组配置资源,发挥原企业的技术优势,通过破产改制重组,使原企业职工全部实现再就业。这对于社会稳定与和谐以及偏远山区的资源性国企改制都是一条值得肯定和借鉴的探索之路。

记者手记

在涞铜的办公大楼里,记者看到的是和其他企业没有太大区别的工作景象,矿长和书记的办公室里,虽然办公桌的下角已经斑斑驳驳,但屋内却窗明几净。偶尔,会有矿工进来,想和矿长说些什么。看见有客人在,就有礼貌地退了出去。

尽管已经停产4年多,但涞铜的领导班子没有解散,并且照常上下班。面对共同的困难和未来,这个班子空前地团结。而河北省、保定市和涞源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们不止一次在不同场合表示,涞铜领导班子对企业的稳定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

自停产以来,职工们下岗,每个月领取100多元的下岗生活费,没有想到一拿就拿了几年。

在涞源铜矿,有的一家三代都是矿工,下岗生活费,对于他们来说是名副其实的杯水车薪。据介绍,有一部分职工平日里要靠捡食菜叶和老百姓地里散落的杂粮补贴家用,生活几近崩溃。有的下岗职工都人到中年了,但天天领着孩子去老父老母家里蹭吃喝,因为父母的退休工资高于自己的下岗工资。以至于有的老人反映到矿上,说再这样下去,他们也要被小的吃黄了。

企业破产会计案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企业破产的案例分析、企业破产会计案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