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报表造假_你认为财务报表造假后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akfenrir 阅读:169 2023-03-02 11:10:13 评论:0

企业会计报表造假,亏猫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内容如下: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理解会计造假

会计造假是指企业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做假账和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行为。

会计造假的类型:

从会计信息反映的角度来看,会计造假表现为两种类型:会计事项造假和会计报表造假。

会计报表造假是故意谎报某些财务价值,造成增强获利能力的假象,从而欺骗股东和债权人等利害相关人。

会计事项造假通常旨在方便盗窃,或将公司的资产转变为个人所有或使用。

会计造假是指企业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做假账和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行为。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

看财务报表一是要纵向看,即本期内各项数据的变化,二是横向看,要从对比分析是找问题,这需要和同期数据的对比,比如有些上市公司1-9月份的财务报告是对比数是上年年末数,这样对比数不是上年1-9月,因而很难发现问题。

一般企业做假帐有以下几种方法:

1、税项:欠税很高或很低,与营业收入不配比,造假手法就是虚开发票,目地是虚构收入和利润。这种手法一般企业不用,比较容易看出来。

2、应收帐款和存货:应收款项急剧增加,而应收帐款周转率急剧下降;存货急剧增加,存货周转率急剧下降,这还要和往来帐结合起来看。有些企业为了提高应收帐款周转率,还会把应收帐款往其它应收款、预付款转移,手法是把资金打出去,再让客户把资金做为货款打回来,确认收入;提高存货周转率的主要手法是延期办理入库手续。上市公司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坏帐准备的计提,间接调控当年管理费用,从而调节当年的净利润。由于应收帐款坏帐的计提及其追溯调整法在操作上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少数上市公司可能从中寻找新的利润操纵空间,对此投资者特别要注意辨别。3、毛利率:部分上市公司是用提高和降低毛利率造假,如果一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益大大高于式低于同行业水平投资者就要多关注了。

4、现金流: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说明已经确认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若反差数额极为强烈或待续时间长,说明有关利润项目可能存在挂帐利润或虚拟利润迹象。如果每股收益很高,而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是负的,有可能公司造假。

总之,投资者在分析应收账款时应注意辨别以下几点:一是关注公司对会计政策运用的合理性;二是注意对以前年度损益的调整,尤其是各年间利润波动的走势;三是对年报的关注,不能仅仅局限于当期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几个指标,数字背后的隐情不可不察;四是对现金流加强认识,毕竟,多提准备不会减少现金,冲回准备也不会增加现金,有时候现金流量表更能说明问题。

行业内分析企业造假,企业粉饰虚假财务报表的常用手段有哪些?

有很多方法,第一个,调节营业外收入或补贴收入,例如,将正常营收挂入补贴收入避税,增加利润。第二,调整报表科目,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例如上市公司把难以收回的钱挂在账上,虚增资产,或夸大其他应付款,来避税或降低税收等目的。第三,虚拟资产,例如,将已发生的费用作为待摊费用加入资产科目,降低费用、虚增资产、从而调节利润。或通过递延摊销,少摊销或不摊销已发生费用从而增加利润。第四,调整会计政策,有的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的灵活性,改变折旧方法、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例如将产品的定额成本差异在产品跟库存产品之间分摊,本期销售产品不分摊,以降低本期销售成本。第五,计提手段调节利润,第六,调节存货价值,例如,虚构存货或隐瞒存货的短缺或损毁。第七,调节费用,例如,调整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以后逐渐分摊,平滑利润。第八,关联交易调节利润,例如,虚构业务,利息调节费用、分摊共同费用、不正常价格购销活动等。第九,税收返还调节利润。

基本上这几种,希望在识别企业财报的时候可以帮到你

财务报表哪几个方面最容易作假?

从三大财务报表警惕十个常见财务造假表现:

一、 资产负债表相关症状

1. 货币资金余额不合理。或者表现为与业务规模不相匹配,或者体现为“高现金与高负债”同时并存。

2. 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产品竞争力未见明显提升,但经营业绩却逐年提升。

二、 利润表相关症状

3. 利润指标多年表现不错,但却多年不进行现金分红,且多年并无实际再投资。

4. 营业利润和投资收益经常呈现出良好的反向互补性。即当营业利润不佳的时候,投资收益往往出现较好情况,而当营业利润改善之后,投资收益又变得稀松平常。

5. 收入规模持续扩大或出现较大增长,但营业费用或管理费用却持续下降或出现较大降幅,且无合理解释。

6. 连续多年毛利率或主营业务利润率畸高,且无合理解释。

7. 低周转率和高毛利率多年持续并存。

三、 现金流量表相关症状

8. 利润数据缺乏现金流量的支持。如营业利润3000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却仅为800万。

9.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多年持续大额为正,同时投资现金流量进而多年持续大额为负。(很多造假公司的现金流量表都具有这一特征,如著名的达尔曼。)

四、 综合症状

10. 某些科目的数字特别整齐。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主要手段有哪些

财务作假,投资者可通过法律途径向审计所索赔,而相关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也可能会被取消,并处一定罚金。所有的财务造假都与公司高管有关,只要断绝了高管的推卸责任之路,上市公司造假的动力就可以消除大半。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

1、利用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提高经营业绩,粉饰财务报告。

一般而言,国内的上市公司大多属集团型企业,无论是从公司结构、组织形式、还是经营涉足范围、各个运作环节等,大多处于一种复合形的多元架构。

其向公众披露的合并会计报表数据范围涵盖了母公司、子公司、各类合营公司、联营公司、及控制、共同控制、有重大影响等各类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

关联企业均为独立法人,各自独立核算,但关联企业之间往往在整个集团内又相互配套,甚至互为商业购销客户,这些在理论上为上市公司通过内部交易调节合并数据提供了一个平台。

2、通过“泡沫重组”,或突击进行资产转让等方式,追求一种华而不实的短期逐利行为。

这种通过债务重组和转让资产等方式所获得的非经常性收益并不是总能得到,由于主营业务没有实际成长,这些企业在业绩大幅提升一两年后,往往又出现业绩大幅缩水的情况,投资者则因为只看重企业表面收益的增长而投资失败。

我国证券市场是政府主导型市场。上市公司在初次发行阶段,证监会要求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企业上市后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的主要方式是配股,导致很多企业为了利益进行财务包装。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源,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基于自利可能有操纵利润、虚报业绩的动机,作为财产所有者的股东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委托独立的审计人员对管理者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进行审查、鉴证和报告。

但目前注册会计师制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财务造假行为不断出现,其原因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制度本身存在一些问题。

会计造假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会计造假是指企业领导和财务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做假账和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的行为。那么会计造假要负什么法律责任?如何防止会计造假账?我为你带来了“会计造假”的相关知识,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会计造假应付的法律责任

会计造假直接侵犯了国家和有关方的利益,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但会计造假一般体现在企业或单位的财务活动中,除了单位要承担经济责任以外,谁来为这个行为承担法律责任那?以往对这个问题很不明确,1999年10月31日公布的新《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明确了会计责任主体,其目的就是要理顺单位负责人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于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应负的责任,更加明确了责任人。一旦事发,单位负责人难辞其咎,再也不能以"不懂业务""不了解情况"等借口来推卸或减轻罪责。

单位负责人就是本单位的"一把手"和最高负责人,统管本单位所有的工作,包括会计工作,当然应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负责。从单位负责人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之间对于本单位会计工作的职责划分看,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执行者和被管理者。被管理者直接对管理者负责,管理者直接对社会负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二者的关系和责任不能颠倒。至于单位负责人如何履行这一职责,可以按照内部管理需要,将其对会计工作的责任在有关人员之间进行适当分解,以在单位内部形成层层制约的会计责任体系。

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看,财会人员只是一个被聘用、被领导、被胁从者的角色。一般来讲,会计人员不会主动造假。现在有"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的民谚,一些单位主要领导为追逐政治或经济上的私利,指使或强迫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弄虚作假;-些政府官员为完成经济指标,强令下面虚报瞄报。琼民源案就是单位负责人指使本单位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的典型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单位会计人员是不能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会计工作负责的。而只能由单位负责人负责。

会计 造假形式

目前,企业会计报表造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虚增资产,虚增利润;二是虚增负债,隐瞒利润。前者主要是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因为国有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领导人的升迁;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低。后者主要是私营企业和个人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因为这类企业不注重业绩,更关心的是如何逃避国家的税收,少接收政府有关部门的摊派。

1.资产虚增

(1)费用资产化

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应当计入当期产品生产(或商品经营)成本或期间费用。但有的企业却将部分应该计入当期的费用计入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类会计科目,使得企业当期损益不实;有的企业待摊费用不及时足额摊销,而是长期挂账,将本属于期间费用的支出列作资产。企业通过将费用资产化,虚增了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

(2)存货不实

有些企业积压多年的货物,或已经淘汰过时应当报废的物资不做账务处理,或存货的现实价格(或可变现价格)已明显低于账面历史成本价值却仍按历史成本挂在存货账上,存货价值不实,违背了企业会计准则确认的谨慎性原则,虚增了企业存货价值。

(3)固定资产价值虚假

企业固定资产价值不实主要表现在折旧不足、技术进步后造成的无形损耗不计、已毁损及不可用或不需用固定资产不处置等,虚增(减)企业资产。

(4)递延及无形资产摊销不足

递延及无形资产应当按时足额摊销,已经淘汰过时的无形资产不应当再挂无形资产账而应当将摊余价值作为期间费用计入损益。而许多企业对已经没有使有价值或已经不可能再给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不做相应的财务处理,却仍然作为资产列账,虚增了企业资产。

2.负债不实

(1)应付款项高估

许多企业的应付款项不及时或每年与往来单位核对确认清理,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的应退未退、应付未付款项普遍存在,三年以上的应付款项(不包括长期应付款项)以及债权人已经不存在的仍挂账的也不少见,企业实际需付债务小于财务账面债务,企业应付款项高估。

(2)预提费用不实

许多企业为了调节当期损益,不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预提费用,而是根据企业调节损益的需求预提,有的企业应提的不提或不应预提及多预提的不及时冲销,致使预提费用会计科目反映不实。

注意这三种财务造假手段

① 假账的最大藏身之地——“应收账款”

每家企业的财务报表中都会有“应收账款”这一项,用来记录那些已经卖出去却还没收到款的利润金额。这是最容易被操纵的地方,是假账的聚集地。做假账的公司会利用 其它 “关系企业”进行虚假交易,伪造销售利润,但钱并没有到账。因为在会计规则的世界中,利润是在东西卖出去的时候就确认了,而不是在收到钱的时候确认。所以很多企业利用这个特点,通过赊账销售来伪造利润额。所以,通常你在看到损益表上看到了利巨额增加,但现金流量表上却没有这笔款进来,就要在心里打一个问号了。

假的真不了。赊账的利润不可能一直赊着,款迟迟不进来是需要有个说法的。实在拖不下去了的时候,公司一般都会找个理由让赊账方把货退回来,这笔利润就全当没发生过。但不知情的投资者还以为公司业务大幅上涨,已经大笔买入了该公司的股票……

② 挪用公款的最好途径——“固定资产”

很多公司都需要购买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比如生产厂商的机床、大型生产机械、高端软件系统、甚至是生产车间和办公大楼等等。这些东西的价格都是特别高的,动辄几亿甚至十几亿,而且很难定价——你说这栋楼值10亿,我觉得值20亿。最简单的手法就是故意抬高某些固定资产的价格,然后将高出来的那部分资金转移走,投资者们就这样被骗了。还有一种常见的手法就是故意将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延长,摊到每年的折旧费用就减少了,从而抬高每一年的利润额。

当然,这种手段也是可以识别的。如果你怀疑某家公司正在进行的厂房扩建工程(固定资产投资)有猫腻,你可以关注一下它的投资项目有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开建的时候承诺3年内竣工,但期间又宣布推迟竣工日期,就非常可疑。或者竣工后却迟迟看不到这部分新的资产给企业带来的效益,甚至一再进行整顿,又不向投资者公开说明真实原因,我们就非常有理由怀疑这是个“纸上工程”。

③ 神出鬼没的“其他业务利润”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主营业务。但不是每家公司的所有利润都来自于主营业务,还有“其他业务利润”这个东西。我们在看财报时,最终的总利润额中,是包含主营业务利润以及这个“其他业务利润”的。比如,一家生产挖掘机的公司,主营业务是售卖自己生产的挖掘机。但是这家公司经常会把自己空置的仓库租给其他公司存放货品,赚取一部分收入。而这部分租金收入并不是自己的主营业务,就要归在“其他业务利润”中。

正常情况下,其他业务利润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但中国的很多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看哪里赚钱就去哪里捞一笔,到处投机倒把。美其名曰是“运用闲散资金”,实则不务正业。这就让很多不明就里的投资者看到这种公司利润还蛮高的,就以为业务水平不错。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是需要披露“其他业务利润”到底是从哪里赚来的钱。我们可以从披露的情况中分析,这种利润来得是否合理。比如上面的例子中,挖掘机生产商利用闲置厂房出租获取一些租金收入,只要额度没有很大,就是非常合理的。但如果你看到一些其他业务利润甚至超过主营业务,或者跟主营业务八竿子打不着的收入来源,比如制药厂商跑去做房地产、服装生产商忽然开始搞矿产……甚至最后干脆业务重组,专门去做那种业务了。这种见利就跑的行为是有风险的,任何一个行业都不是进去马上就能站稳脚跟,轻率的业务重组决定相当于置股东利益于不顾。

上面这三种只是比较常见的假账行为。还有很多其他假账手法,比如一些地产商哪怕已经竣工了却依然不把这部分房产归为自己的固定资产,而始终在报表里将其确认为在建工程,是因为一旦确认了固定资产,就要产生折旧费和利息费用,拉低利润;比如,伪造或不披露坏账准备金的应收款账龄;再比如,伪造债务偿还能力,制造虚假收入来骗取贷款等等…

会计造假相关 文章 :

1. 会计造假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2. 会计造假的原因

企业会计报表造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你认为财务报表造假后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企业会计报表造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